淮滨论坛

标题: 张爱玲的奢侈享受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泠润    时间: 2014-4-5 15:55
标题: 张爱玲的奢侈享受
       自从接触张爱玲的作品以来,一直喜欢着张爱玲,常常读张爱玲。喜欢她作品的独到,喜欢她的特质——冷眼旁观大世界,静心书写那喧嚣。柔骨掀起传奇浪,曲笔直刺女男情。家庭没有亲情暖,眼里景物与世殊。最是多情红玫瑰,最终皆是蚊子血。人间真情无处觅,寒暖不在冬和春。热情笔锋凉透骨,辛辣语言事清爽。唤醒人在尘俗中,伴你孤灯不凄怆。睿智尽抛文字里,无情揭示世炎凉。冷漠红颜她之最,文字就是她的魂。赏她如同月中桂,品她如同九天雪!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!一个有着傲骨傲气的女人,一个有着足够骄傲资本的女人!一个不向世俗低头的女人,一个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女人!

  不记得在张爱玲的哪本书看到过这样的话语:孤独是一种奢侈的享受!当时初读时真的不理解:孤独怎么奢侈了呢?孤独怎么是享受呢?张爱玲的作品读多了,读熟了,慢慢了解了她的孤独,理解了她的孤独。张爱玲的一生应该说是孤独一生的——没有子女,只有宋氏夫妻为友,又远隔重洋(不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固然是美的)。尤其是晚年,终老于异国他乡,孤独的死于租住的公寓里三天才被房东发现!对于我们常人感觉难以理解,都认为她的结局是凄惨的,或是悲凉的死于孤独和孤苦中的。所有媒体及文学评论中提及张爱玲的死也都用“凄凉”之词。张爱玲的文字读多了,也就理解了张爱玲的孤独,理解了她对于孤独的享受。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:孤独是一种奢侈的享受!是的,孤独是奢侈的享受,既然是奢侈品,那就不是所有的人都享受得起的!也只有张爱玲这样有才华的女人,有独特个性的女人才能够享受得起。也因此,我理解张爱玲的死并不是凄惨的,而是享受着奢侈的孤独,微笑着离去,轻盈地飘入天国。

  享受着孤独的张爱玲很美!所以,她会说:孤独是一种奢侈品。她没有认为孤独是一种寂寞,更没有认为孤独是一种煎熬。她在孤独中思考,在孤独中抽象,在孤独中创作。张爱玲的确是在有滋有味的享受着她的孤独!因为,她在孤独中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,让读者回味无穷,也使得读者能通过她的作品反思生活,认识自我,进一步认识张爱玲的冷峻和睿智。这一切也使得她的孤独丰富多彩,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也使她的孤独喧嚣不止(《小团圆》不是依然在喧嚣着吗)。孤独的张爱玲很美,很美!张爱玲的美将和文字一起久远下去。

  我还是喜欢在张爱玲的文字中和张爱玲一起品味她的孤独,也享受着张爱玲孤独的奢侈,奢侈张爱玲的孤独。
  自从接触张爱玲的作品以来,一直喜欢着张爱玲,常常读张爱玲。喜欢她作品的独到,喜欢她的特质——冷眼旁观大世界,静心书写那喧嚣。柔骨掀起传奇浪,曲笔直刺女男情。家庭没有亲情暖,眼里景物与世殊。最是多情红玫瑰,最终皆是蚊子血。人间真情无处觅,寒暖不在冬和春。热情笔锋凉透骨,辛辣语言事清爽。唤醒人在尘俗中,伴你孤灯不凄怆。睿智尽抛文字里,无情揭示世炎凉。冷漠红颜她之最,文字就是她的魂。赏她如同月中桂,品她如同九天雪!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!一个有着傲骨傲气的女人,一个有着足够骄傲资本的女人!一个不向世俗低头的女人,一个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女人!

  不记得在张爱玲的哪本书看到过这样的话语:孤独是一种奢侈的享受!当时初读时真的不理解:孤独怎么奢侈了呢?孤独怎么是享受呢?张爱玲的作品读多了,读熟了,慢慢了解了她的孤独,理解了她的孤独。张爱玲的一生应该说是孤独一生的——没有子女,只有宋氏夫妻为友,又远隔重洋(不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固然是美的)。尤其是晚年,终老于异国他乡,孤独的死于租住的公寓里三天才被房东发现!对于我们常人感觉难以理解,都认为她的结局是凄惨的,或是悲凉的死于孤独和孤苦中的。所有媒体及文学评论中提及张爱玲的死也都用“凄凉”之词。张爱玲的文字读多了,也就理解了张爱玲的孤独,理解了她对于孤独的享受。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:孤独是一种奢侈的享受!是的,孤独是奢侈的享受,既然是奢侈品,那就不是所有的人都享受得起的!也只有张爱玲这样有才华的女人,有独特个性的女人才能够享受得起。也因此,我理解张爱玲的死并不是凄惨的,而是享受着奢侈的孤独,微笑着离去,轻盈地飘入天国。

  享受着孤独的张爱玲很美!所以,她会说:孤独是一种奢侈品。她没有认为孤独是一种寂寞,更没有认为孤独是一种煎熬。她在孤独中思考,在孤独中抽象,在孤独中创作。张爱玲的确是在有滋有味的享受着她的孤独!因为,她在孤独中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,让读者回味无穷,也使得读者能通过她的作品反思生活,认识自我,进一步认识张爱玲的冷峻和睿智。这一切也使得她的孤独丰富多彩,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也使她的孤独喧嚣不止(《小团圆》不是依然在喧嚣着吗)。孤独的张爱玲很美,很美!张爱玲的美将和文字一起久远下去。

  我还是喜欢在张爱玲的文字中和张爱玲一起品味她的孤独,也享受着张爱玲孤独的奢侈,奢侈张爱玲的孤独。
2010-3-16 7:04:11发于好心情
作者: 依旧    时间: 2014-4-6 09:18
对张爱玲的人生解读深入!
作者: 寻找姚黄    时间: 2014-4-6 15:36
怎么发了两次?
李敬泽评述《小团圆》,说张是“毫不利人,专门利己”。
这篇文章能够给人深刻启发。
作者: 泠润    时间: 2014-4-6 15:57
标题: 回 寻找姚黄 的帖子
寻找姚黄:怎么发了两次?
李敬泽评述《小团圆》,说张是“毫不利人,专门利己”。
这篇文章能够给人深刻启发。 (2014-04-06 15:36) 
就发过这一次啊,你可能是在我的文集看过吧。谢谢张老师热心评论!问好!
作者: 寻找姚黄    时间: 2014-4-7 07:54
标题: 回 泠润 的帖子
泠润:就发过这一次啊,你可能是在我的文集看过吧。谢谢张老师热心评论!问好! (2014-04-06 15:57) 
我是说,这篇文章的版面是两次,是你复制粘贴了两次。请读读。
作者: 泠润    时间: 2014-4-7 08:00
标题: 回 寻找姚黄 的帖子
寻找姚黄:我是说,这篇文章的版面是两次,是你复制粘贴了两次。请读读。 (2014-04-07 07:54) 
真如老师所说,看来是我没仔细,不知道该怎么编辑了。对不起,各位读者,敬请谅解!
作者: 淮河柳    时间: 2014-4-8 06:50
理解很深入,评品很启人。
作者: 寻找姚黄    时间: 2014-4-8 08:06
这个论坛过了一小时就不能编辑了。只好那样了。好在读者能够看出来。

内容来自[短消息]




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(http://www.xxrcw.cc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